新闻动态
首页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第三届“吾爱吾师”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颁奖仪式暨构建和谐导学(师​生)关系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6-19

6月17日,我校第三届“吾爱吾师”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颁奖仪式暨构建和谐导学(师生)关系座谈会在图书馆日新讲堂举办,党委副书记魏晖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由教师工作部部长展明锋主持。

会上,魏晖副书记首先向获奖同学和优秀组织单位表示祝贺,并围绕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分享了四点体会:一是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价值和意义。和谐导学关系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基础,是维护教育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二是抓住关键,正确把握导师在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导师要明确角色定位,创新指导方法,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积极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三是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和谐导学关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和谐融洽的导学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营造,学生要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从导师身上汲取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实现自我成长。四是突出重点,营造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良好氛围。要开展导学关系风险隐患排查,开展师德典型宣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师德舆情监测。

颁奖仪式上,魏晖副书记为活动一等奖获奖代表、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证书,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卜晨光和校友会秘书处秘书长、教育基金会秘书处秘书长罗立祥分别为二、三等奖获奖代表颁发证书。

五位教师代表围绕构建和谐导学关系话题分享了各自见解。国际中文学院梁彦民副教授认为教师要突出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关爱学生的学业、职业和就业。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周华教授着重强调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关爱,秉持真诚、爱心与耐心去关心学生。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黄晓东研究员提出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罗怀宇副教授强调关注学生就业,重视学生个性意愿诉求,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人文关怀,畅通师生申诉渠道,导师角色应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成长引导者。国际中文学院辅导员曹伊婧结合自身研究生辅导员经历,提出要讲好“三句话”、关注学生“三个不一样”、怀揣“三颗心”,实现师生双向奔赴。

学生代表、获奖作者焦月樵、韩开、郑昌胜和朱洪艺四位同学围绕师生相处模式、专业指导感悟、学习中的点滴故事等方面,分享了各自在求学过程中与老师互动的深刻体会与真挚感悟。

相关职能部门和获得优秀组织奖的三个学院负责人也交流了学院层面的育人做法。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卜晨光表示,从教师和学生代表的讲述中看到教师施教的努力与用心,学生大胆表达爱师之情,宣传部将多参加此类活动收集素材、聆听故事,以获取宣传师德师风等线索,未来加强交流,更好弘扬学校具有美育特色的和谐导学师生关系。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秘书处秘书长罗立祥分享了活动感受、过往经历与当下工作视角,表示活动令人深受感动,今后将持续助力培养出更多杰出校友,以深厚师生情谊强化学生对母校的情感联结,彰显学校育人成果。语言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赵璞分享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指出身边优秀老师多但故事挖掘不足,并通过分享学院学生陪老师就医的暖心小故事,展现深厚师生情谊。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刘洁从学生工作部门在导学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出发,分析了服务学生成长、支持导师育人、协调导学矛盾等工作,倡导多部门联合提供交流平台,完善师生双向沟通机制,以引领导学关系积极向上发展。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袁胤婷从师生情谊、教师作用及学工队伍协同等方面进行发言,表达了对一线教师及辅导员队伍的敬意,肯定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学工队伍要与教师协同配合,做好学生思想引领与五育并举工作,携手将学生培养成心中有爱、担当向前的群体。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慧媛对本次活动的组织表达感谢并肯定了活动的意义,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工作。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展示宣传我校教师风采形象,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增进师生交流,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与新时代“大先生”。构建和谐导学关系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基本前提与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需各方携手,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教工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友会秘书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荣获优秀组织奖的学院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 版权所有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室 | 内容维护:党委宣传部